07740064.jpg 07740076.jpg 07740080.jpg 07740084.jpg 

英國最棒的一點就是,到處都是歷史遺跡,四處都有歷史故事,古典與現代的完美融合。

 

 

《衝突的美感》,基本上是寫給廈門的部落友 “小石” 的--上個月,我答應他要談一談這主題,卻因為四處移動的生活模式而遲遲未下筆,還好小石是 復活的石頭”  而不是  “復活的木乃伊,要不欠木乃伊部落文可不是鬧著玩的,小石你說是不? 

 

關於《衝突的美感》,我想也可以解釋為《在衝突中找平衡點》--這部份,其實是存在內分泌裡的,如果你看過我的《天使與魔鬼》韻腳詩就可以了解,這是我的魔鬼爹和天使娘給我的獨一無二基因--我猜是從我出生開始就在這兩個極端裡尋找灰色地帶。 

 

我出生後,父親就在台灣和南非遊走,上日本私塾的奶奶則是以嚴格的日式教育拉拔我長大,東西文化的衝擊和疑惑,長大後反而成為我適應環境的優勢。 

 

可以如老靈魂般的成熟,也可以極端孩子氣;個性很哥兒們,但又超極愛撒嬌;溫柔甜美沒問題,惹毛老娘我也可以展現魔鬼的一面;愛跟老人聊天,也喜歡跟小孩混在一起... 

 

喜歡極限運動,也愛靜坐冥想和閱讀靈性書籍;這個週末在紙醉金迷的香港party,下週末我可能出現在某個孤兒院當義工;我有很多朋友,但刻意保持低調和距離 ... 被罵愛搞神秘我也不在乎。 

 

 

總之,我不喜歡被貼標籤,不喜歡被歸類,不喜歡被定位,多元文化的家庭社會背景塑造成今天的我,想用傳統框架規範我的人,只會搞的彼此挫折感很重。曾經在一次背包客旅行中,有人憤世嫉俗的想 定位我的身份和國籍,想當然爾,差點被氣死的是他自己。 

 

當我使用不同語言,就像被不同的靈魂附身,用多重身份角色過日子,就像接演不同的劇本,有趣的很。文化衝突產生的美感和笑點,在傳統社會長大的人可能很難了解。在不同的城市,自動調整成當地的生活步調和速度,波西米亞和布爾喬亞我都欣賞。所以你說的 想從古典和現代之間找到一種契合”... 對我來說,我的內分泌和生活環境讓我沒這方面的疑惑,越多元的社會環境,我越感到自在。

 

 

DSC02414.JPG.jpg DSC02486.JPG.jpg DSC02429.jpg DSC02507.JPG.jpg 

東與西,古典與現代,衝突的美感,這就是上海的特質。 

 


如果你不是處於東西多元文化的生活背景,我誠心建議你--多旅行,當背包客做深度旅行最好,千萬別跟團。中國很大,世界更大,旅行讓世界變小,卻讓視野變寬,同時批判性也變低;沒有了框架的束縛,東與西,新和舊,陰與陽,古典和現代 ... 你可以悠遊自在。叛逆的基因是天性,但旅行卻使我基因上的衝突轉化消融為好的特質,也使我遊走於東西文化之間怡然自得。就像台灣作家李欣頻說的 旅行是後天混血,到最後,別人很難猜出你的身份國籍。 

 

當然,寫作是想像力的無限發揮,你不需理會我狗屁倒灶的建議。舉兩個例子,貓王從沒離開過美國本土一樣成為國際巨星;另一位則是大陸的作家朋友,他在沒有談過戀愛的背景下,寫出的情詩和文章總讓我懷疑他正在戀愛當中,那種深刻的情感刻畫總讓我心神蕩漾,感動不已--不過,他是天才型作家,我不是;我是天生的天使與魔鬼,移動城市的生活方式讓我覺得自己是活著的,我的創作,無論是繪畫或文字,都是在旅行中得到靈感,我無法,也不想,停下來。 

 

至於你另外想知道的《韻腳詩》部份,跟我那上日本私塾的奶奶有關,她總愛用押韻的順口溜或台灣俚語表達意見和情感,耳濡目染之下,我寫的第一首得獎作品就是無意識的押韻到底,之後才發現是一首《韻腳詩》呢! 

 

說穿了,每個人方式不同,相信 “復活的石頭”  也有屬於自己的創作動力來源,願聞其詳。順帶一提,我堆砌文字時,通常是咖啡隨伺在側,但今天陪我的是紅酒,所以胡言亂語一概不負責 ... 哈哈哈!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夏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