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I_0796

 

“你的活力不依賴你的肉體和青春,它搖鈴歌唱通過這宇宙。”…………《靈魂永生》,賽斯書。


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

 

越來越多的西方人透過東方玄學追求靈性的自由,渴望生命奧祕的答案。

探索靈魂的旅行中,印度是熱門之選。

《Eat, Pray, Love/一個人的旅行》這部頗受歡迎的女性電影,

就以印度的靈修之旅為其中一條主幹來作情節的鋪陳發展。

 

靈修,為什麼一定要到印度?

人,好端端的日子不過,

幹嘛跑到印度跪著抹地板,念誦拗口的經文,在公共澡堂淨身,和陌生人一起打地鋪分享隱私?

 

的確,在刻苦而物資缺乏的物質環境中,較能激發人的內在潛能和毅力。

或者說,人是適應環境的動物,彈性越大,適應力越好,越快融入環境;

印度正是培養這種能力的好地方。

 

有一堆人放下優渥的生活跑到貧苦的印度探索靈性世界,

也有本來身處靈性環境的人決定在物質世界之中尋找人生平衡點。

不管出身何種環境背景,我們追求的其實就是 “身心靈的平衡”。

 

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《越過死亡線/Dead Man Walking》,

蘇珊沙蘭登在片中飾演修女海倫,是死刑犯西恩潘服刑前的心靈導師。

沙蘭登憑此片問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,是她演藝生涯的高點,

但她所飾演的修女海倫,其現實生活比這部電影更讓人感興趣。

 

海倫在白天是位修女,晚上則在酒吧裡當酒保。

她和酒客比賽說黃色笑話,高分貝吆喝談笑葷素不忌,

以極端的雙重身份優游穿梭在靈性世界和酒池肉林中。

 

另一位和尚則是跌破眾人眼鏡的賣起了鑽石,他就是《當和尚遇到鑽石》的作者麥可.羅區格西。

這位格西(佛學博士)聽從上師的建議,放棄淡定的僧侶生活,

在紐約隱藏自己的身份,變身為經營鑽石生意的企業家。

 


海倫修女和麥可和尚,看似以白天黑夜做為分界,區隔俗世和靈性的身份,

其實不然,他們的生活沒有明顯的分野,生活即是修行,修行即是生活。

內在意念造就現實實相,六根清淨的靈魂看破紅塵,不為俗事所困,是多數修行者的目標;

但為了這個終極目標不一定得當起終身職的苦行僧,“遠離塵世” 未免有逃避現實的嫌疑。

對我這個六根不淨的傢伙來說,愛說黃色笑話的修女和賣鑽石的和尚非常合我的胃口,

他們的生活禪不僅不會過於空靈飄渺,還很實際受用,也不會嚴肅八股的讓人呼呼大睡!

 

快樂是一種心理狀態,而不只是物質的滿足。

靈性之旅的終點不在世界的任一角落,沒有人能代我們解惑,

即使是千尋萬覓來的上師,也只能給指引,而不能給答案,因為答案在我們的心裡。

 


印度人就是修生活禪的高手,心念一轉,實相也變得不同,他們深諳此道。

 

我們看到的《清奈》塵土飛揚,污染嚴重;

當地的男女老幼卻把路邊的泥坑當成水上樂園,跳上跳下往泥裡鑽開心不已。

 

我們看到的《坎普爾》物資缺乏,窮苦無望;

多的是一家五口擠在兩三個榻榻米大的木板屋裡享受天倫之樂。

 

我們悲憫《勒克瑙》的兒童沒玩過樂高,沒見過芭比;

孩子們卻在垃圾堆裡創造了獨一無二的玩具,自得其樂。

 

難怪在熱的讓人發狂的盛夏,吵的讓人抓狂的車陣中,印度人依然面不改色猛按喇叭快速前進。

禪宗的偈語 “見山是山,見山不是山,見山又是山”,

 在印度混亂的車陣中該改成 “見車不是車,聞喇叭不是喇叭,中暑亦非中暑”。

在印度開車,後照鏡完全不靠譜,方向燈只是裝飾用,喇叭才是物盡其用的工具,

每輛車的車尾都以大字寫著 “請按喇叭”,無論抄不抄車隨時隨地按他個幾下以策安全,

這是我見過唯一請大家多按喇叭的國度……..。

 

四個小時顛簸的車程,被喇叭非禮的耳朵,好似玩噪音碰碰車。

此時此刻我有了個覺察………….

在安靜的公寓裡靜心冥想實在沒什麼了不起,在這個天人交戰的車陣裡還能不心浮氣躁才是真本事!

印度人,真有你的!

 


話說回來,太順遂的人生刻鑿不出生命的輪廓,逆境是學習人生功課的最佳時機。

但要因為這兩點而熱愛困境,追求挫折嗎?

我可不是被虐待狂!女人可以吃苦,但不要自討苦吃。

 

 

 

 

BRI_0778

 

BRI_0944

 

BRI_0217

 

BRI_0538

 

BRI_0248

  

BRI_0776

 

BRI_0943

 

BRI_0642  

 

BRI_1054

 

BRI_0652  

 

印度的交通工具,無論兩輪還是雙腳,三輪還是花輪,都是修生活禪和脾氣的好工具。








arrow
arrow

    夏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